股票入门平台 多方共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 数字化如何让机场航司更智慧
发布日期:2024-11-12 22:36 点击次数:140今天看到一个话题,说普通人怎么赚到1个亿。怎么说呢股票入门平台,这事儿要能有傻瓜式达成的步骤,还能放到网络上公开,那就必然为假,因为大家都达成了,钱从哪儿来呢?
在今日由中国东航和上海机场承办的“2024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东航与上海机场集团,上海交通委,上海海关,上海边防检查总站 ,上海铁路局等多方签署了一份《共建上海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多方联合协调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加强航空产业生态圈建设,共同打造上海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随着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推进,如何打造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也是此次“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各方嘉宾讨论的重要议题。今年8月民航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到全面支持将上海打造成为全方位门户复合型的国际航空枢纽。
“对于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来说,要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设智慧枢纽,提升枢纽能级,实现更集约、更高效的发展,”中国东航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志清在发言中指出,而更多与会嘉宾也对如何更好建设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以及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多建议。
上海国际枢纽建设进展
要打造航空枢纽,航线网络的丰富程度是重要的基础。在今天的论坛上,上海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云透露,目前从上海机场出发,可以通达全球48个国家的113个国际航点,新增恢复国际航点16个。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两场客流9300万人次,同比增长34%,单日客流创历史新高,货运量307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出入境客流增长明显超过2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秦云介绍,“目前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地下交通工程、飞行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T3航站楼主体工程计划于年内开工,2035年上海机场年客货设计保障能力将达到2.2亿人次和740万吨。”
新冠疫情的暴发,一度让不少国际航线按下暂停线,不过自2023年以来已在持续恢复。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梁楠在发言中透露,目前,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班已恢复至疫情前的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我们欢迎中外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恢复并增加至中国上海等地的国际航班,共同打造上海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就在昨天,芬兰航空刚刚宣布将于2025年夏航季新增一班每周直飞上海的航班,届时每周将有四班飞往上海;另一家欧洲航司塞尔维亚航空也在计划开飞从贝尔格莱德到上海的新航线;美国达美航空则宣布2025年6月恢复上海到洛杉矶的执飞航线,每周三班。
不过,也有部分外航暂停上海航线,包括英航,维珍,北欧航空和澳大利亚航空等。对此,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党委书记王昌顺在今天的论坛上分析,当前全球民航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是票价下跌,“今年上半年美国机票价格同比下降9%,我国民航市场叠加高铁竞争的冲击,机票价格跌至历史低位,价格战从国内卷至国际,这是导致部分外国航空公司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王昌顺进一步指出,与国内其他航空枢纽相比,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在国际旅客的规模占比,国际航线网络的通达性,国际航班频次以及中转效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同欧美、中东以及周边日韩国家的先进航空枢纽相比,还不具备竞争优势。
“比如我国枢纽机场的国际中转的衔接时间平均在120分钟左右,上海浦东机场是60-85分钟,做得已是比较好的,而国际主要航空枢纽平均在79分钟,仁川、羽田、樟宜机场甚至可以达到50分钟左右,”王昌顺举例说,建议对标国际一流航空枢纽的建设,强化民航与地方政府、海关、移民等部门协调,在运行协同、空管空运、联乘联运、海关边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进一步提升枢纽的运行效率,打造便捷、高效、顺畅的中转服务,比如迪拜机场人脸识别与虹膜技术应用于快速通道的护照检查,使乘客能够在5-9秒之内完成护照的检查流程。
如何让枢纽机场更智慧
对于提升上海枢纽运行的效率,上海机场董事长秦云认为建设智慧机场是重要的举措。我们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联合各方创建了‘机场大脑实验室’,成立了智慧航空港,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依托智慧大脑,实现初步数字孪生和运营态势可看、可控,赋能机场安全运营服务等八大领域。
全国航空口岸“智慧旅检”场景建设专班负责人夏谦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航空口岸,上海目前已实现海关无感通关模式。在各类智能化设备的加持下,海关2秒完成健康筛查,5分钟采样检测,6秒行李机检,300人航班通关时长已压缩至30分钟。
“当飞机抵达后部分航班的旅客可以看到海关关员佩戴的AI智能眼镜登临机舱,有3~5分钟的时间逐排扫视旅客,这就是海关最新应用的中心+现场智慧登临监管作业,在这3~5分钟内,关员已通过AI眼镜完成了旅客的体温初筛、高风险人员识别、航班文书检查等一系列的工作。”夏谦举例说,当旅客走入廊桥下机的时候,他的托运行李已经在海关架设在行李传输线上的智能设备完成了机检,并源源不断地被送往行李提取区等待旅客的到来。旅客也无停留地经过海关的卫生检疫测温区,丝毫感觉不到测温过程的存在。
“国际航空枢纽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一个最好的应用场景,也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策源地,”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前鸿在今日论坛的发言中指出,“大家知道很多新产品都应用在机场,有很多新产品是因为机场而诞生的,所以我们机场国际航空枢纽是一个超大的应用场景,也是一个超大的市场,所以说我们现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要由过去的用户,向厂家转变。”
在今天的论坛上,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郏建青也介绍了在建设智慧机场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近三年,首都机场集团已投入14.7亿元用于数智机场建设,通过牵头完成国家综合交通、智能交通重大专项,首都大兴两场综合交通的平均换乘时间分别下降了40.1%和30.1%,大兴机场全新升级设备,旅客平均出行时间15-30分钟,实现了行李全流程追踪到全流程可视的升级,行李差错率不到十万分之五。
航司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东航董事长王志清也认为,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全球民航业经历一场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的深刻变革,对于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来说,要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设智慧枢纽,提升枢纽能级,实现更集约、更高效的发展;而对于主基地航空公司来说,则要基于应用场景多、产业链条长的特点,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旅客创造精彩体验,实现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多家外航也分享了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比如汉莎航空集团近年来就在数字化转型项目上进行了大量投资。
“我们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为乘客提供无缝和个性化的旅行体验,”汉莎航空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倩指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例,2023年中,汉莎创新中心就推出了Swifty,这是商务旅行板块的第一个自主AI助手。“Swifty将耗时且分散的商务旅行预订流程转化为迅速高效的愉快体验,将自主管理商务旅行的基本步骤,包括计划、预订、支付和票证管理,所有这些交互都在用户和商旅企业之间的聊天界面中进行。”
陈倩也提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公司也意识到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因此早在2022年9月,汉莎就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了数字工厂。“数字工厂的员工职能包括产品线负责人、敏捷教练、解决方案架构师、Scrum大师、业务分析师、软件工程师以及UI/UX设计师和数据分析专家,目前这一独立的事业群包括分布在布鲁塞尔、法兰克福、维也纳和苏黎世的分支机构,拥有超过1000多名的数字化专业人才,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达美航空中国区总裁黄康也表示,数字化是达美最重要的优先事项之一,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包括使用人工智能和实时信息来支持运营,通过优化机组人员和机型来提高可靠性,改善旅行运营、预测性维护和减少核心处理时间股票入门平台,以及通过提高自助服务能力将更多控制权交到客户手中等。
栏目分类